文旅资讯
-
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发掘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古代的国家大事除了战争就是祭祀活动了。祭祀是当时国家意志、人民精神世界的需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精神信仰和宗教观。秦始皇西巡有很多未解的谜团,礼县四角坪遗址的发掘有望对这一问题作出解答。
-
乡村里的博物馆:这棵古树 春秋时期就在天水扎根了
甘肃天水古树名木繁多,南郭寺内一棵与孔子“同龄”的春秋古柏静静伫立,诗圣杜甫曾留下诗句赞美。
-
出道即顶流!甘肃这个棱角分明的地方,有何荣光?
前不久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让世界目光紧紧聚焦于此,四角坪遗址也是甘肃省第7个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
-
“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文艺”主题研讨会(培训会)暨中国评协二届五次理事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4月7日至8日,“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文艺”主题研讨会(培训会)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在山东省胶州市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作出的批示。
-
甘肃这三市已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买房能省多少钱?
记者从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获悉,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以来,甘肃省内已有兰州、平凉、白银三市先后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其中,兰州、平凉自2023年10月起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白银自今年4月1日起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
2000多年前的中国“豪车”长啥样?来这里一探究竟
在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马家塬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批保存完整、装饰豪华的战国车乘,那么2000多年前的中国“豪车”长啥样?到底“豪”在哪?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七部门新修订印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完善全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推动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文物局对《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
-
“简”述廉洁:两千年前官员的功绩档案
此简1972年出土于破城子甲渠候官遗址,分三段书写。内容为居延甲渠候官第十燧长徐谭的功将文书。“功将”即“功劳墨将”,功劳墨将文书指官吏个人才能与劳绩的登记名单,是官方对官吏功劳下发的认定通知。
-
作物的故事丨苜蓿随天马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刘司直赴安西》一诗中言:“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诗中将苜蓿与葡萄入华看作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的象征。苜蓿(Medicago sativa,即紫花苜蓿,以下简称苜蓿)是古代马匹食用的重要牧草,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被誉为“牧草之王”。
-
四角坪:窥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今年3月22日,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赫然名列榜单。这是目前罕见的与祭祀相关的秦代礼制性建筑遗址,是一窥秦祭祀礼仪“原貌”的直接证据,揭示了早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