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兰州社会组织齐响应(四)

    自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兰州市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辅助结对等方式,主动参与到爱心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行动中来,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2023/8/9 19:37:59 83867
  •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兰州社会组织齐响应(三)

    自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兰州市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辅助结对等方式,主动参与到爱心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行动中来,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2023/8/9 17:30:32 71578
  • “丝路邮驿 千年悬泉”敦煌简牍邮驿文化征文启事

    敦煌市悬泉置遗址是丝绸之路上迄今唯一一处确认并经过考古发掘的驿站遗址,为研究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悬泉置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遗产点之一在2014年6月入列了世界遗产名录。

    2023/8/9 17:12:49 66893
  • 甘肃省文物局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部署会

    8月8日,甘肃省文物局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部署会,传达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安排部署创建工作任务。

    2023/8/9 10:33:01 60027
  • 全国最美家庭事迹展播——李雪峰家庭

    李雪峰,女,汉族,中共党员,甘肃省静宁县人,现年52岁。现为静宁县实达职业培训学校、实达老年大学校长。丈夫冯义锦是静宁县运输公司职员,儿子冯堃是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李雪峰夫妻结婚多年来,一直恩爱如初,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在拼搏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样子,2022年获得全省最美家庭。

    2023/8/9 10:10:47 88286
  • 荣新江:敦煌文献所体现的文化多元共融

    2023年3月28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现代的启迪”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8位甲骨、简牍、敦煌、明清档案等领域的专家,分享“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的研究成果,交流“四大发现”在当代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国古文献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3/8/9 9:49:33 70243
  • 甘肃:基层养老服务瞄准老年人“养”与“乐”

    从甘肃省民政厅了解到,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建成乡村互助幸福院153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20个。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保障的同时,养老服务的“触角”正向乡镇、村庄等基础单元不断延伸,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养”、“乐”兼顾的晚年。

    2023/8/9 9:24:18 69946
  • 图解 | 简牍里的人间四味

    在两千年前的丝路古道上,悬泉置也属于美食之地。据已出土的简牍记载,悬泉置有各种型号规格的酒具、尺寸多样的餐厨刀具,还有炙烤的牛羊鸡兔等美味佳肴。美味佳肴当然少不了调味品,让我们来一起品味简牍里的人间四味吧。

    2023/8/8 17:31:25 73017
  • 朱建军:写在汉代简牍上的丝路盛况

    中国与中亚国家两千年前彼此间的交通交流交融,清晰地记录在中国汉代的档案文书之中。20世纪90年代初,考古人员在甘肃省敦煌市发现了西汉敦煌郡所设的悬泉置遗址,这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汉代设立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2023/8/8 17:05:47 82121
  • 甘肃革命军事馆文物史料征集公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念设施和军史场馆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高质效推进甘肃革命军事馆筹建工作,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在甘肃领导武装斗争史、驻甘部队建设发展史和新中国国防建设史,延伸展示甘肃英模英烈、军事历史文化和兵要地志,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赓续红色血脉,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要作用。

    2023/8/8 14:50:54 7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