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首届“黄河古邑·文蕴靖远”书法作品展入展名单公示
4月9日,由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中共靖远县委宣传部主办,靖远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靖远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靖远县书法家协会承办,白银市书法家协会、靖远县文化馆协办的首届“黄河古邑·文蕴靖远”书法作品展评审工作在靖远县举行。
-
文物日历〔2025.4.9〕丨 花卉形金耳坠
花卉形金耳坠:明,兰州上西园彭泽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耳钩末端以一朵花作收束,下端弯曲,悬吊花叶和花朵此耳坠小巧玲珑,为明人日常佩带之耳饰。
-
传统村庄自主改造为旅游休闲村的路径研究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是传统村庄自主改造为旅游休闲村镇的成功案例。2007年开始,袁家村在村支书郭占武的带领下,以整村为单位,建设成以关中民间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乡土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村镇,受到广大游客喜爱。
-
隋唐时期甘肃的乐舞艺术
隋唐时期,甘肃的音乐、舞蹈艺术中最精彩、最有地方特色的是民歌曲子、大曲、散曲、杂剧和俗讲等,它们在甘肃及整个中国音乐史上都有历史性贡献和研究价值。
-
河西走廊:历史与自然的壮丽交响
河西走廊的历史厚重感,唯有这片土地的自然奇观能与之匹敌。从张掖丹霞到敦煌雅丹,这里的一切时刻提醒着造访者:塑造眼前这奇景的天地伟力,早在智人出现前数百万年便已存在。
-
清明假期省博大“热” 多元魅力吸引八方来客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甘肃省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4月4日至6日累计接待观众33194人次,其中省外游客达17709人次,占比53.4%,而且日均客源呈逐日上升态势。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文博游”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的全新态势,更彰显出甘肃文化IP的持久影响力。
-
牟常有:四十载匠心守护 千年“东方微笑”焕发新生
牟常有打小就喜欢上山看石窟。“我家就住山脚下,抬头就能看见麦积山。第一次看到壁画就被吸引了,来的次数多了之后,发现有好多雕塑壁画出现破损、翘边等问题。”牟常有说,他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它们都修复好,让它们重现光彩。
-
中国味道的全球化样本——兰州牛肉拉面香飘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张力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美食之一,兰州牛肉拉面不只是一碗简单的面食,更是兰州的文化符号。它宛若一个“文化使者”,从兰州的大街小巷出发走向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从传统小吃到国际美食的惊艳跨越。
-
文物日历〔2025.4.8〕丨 彩绘木羊群
彩绘木羊群:汉,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羊身施白粉,眼、口、鼻、耳皆为墨线描绘。造型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
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我国史前彩陶之美,美在马家窑文化,细细观望每一道线条,都像是精心排布的设计稿,每一个图案都对称得恰到好处,5000年前的“对称美”被马家窑人“拿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