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文艺“两新”|甘肃朱氏魔术:传承百年积淀
甘肃朱氏魔术起源于上海,发展于甘肃。家族第二代传人朱一龙1957年“支边”来到甘肃,将一种全新的杂技魔术表演带入陇原大地,从此也将一生奉献给了甘肃的杂技魔术发展。
-
文艺“两新”|兰州KEEP毅禾:“炫舞青春”里不懈奋斗的街舞学校
兰州KEEP毅禾街舞学校成立于2010年,于2013年申请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甘肃省常务理事单位。
-
“母亲邮包”寄真情 巾帼关爱暖人心
年迈、独居、病残的困境母亲,一直是“母亲邮包”公益项目关爱的对象。2年来,甘肃省妇女联合会、甘肃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积极响应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号召,宣传动员各级妇女联合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积极参与“腾讯公益”线上“母亲邮包”募捐活动,连续三次共募集资金257.70万元。
-
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深入帮扶村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
12月28日,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卫一行前往马坡乡高家湾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慰问困难群众,向高家湾村30户困难群众捐赠了5吨无烟煤。
-
兰州市永登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2月28日上午,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兰州市永登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县委常委、副县长尹广泉出席会议并讲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治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马连升出席大会。全县各级代表及工作人员共90余人参加会议。
-
兰州市城关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2月28日,兰州市城关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区残疾人联合会胜利召开,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及城关区群团组织等11家单位向大会发来贺电贺信。大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城关区残疾人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今后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
一封来自悬泉置的信——元致子方书
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帛书(出土编号Ⅱ90DXT0144③:611)纵向折叠三次,横向折叠七次,展开为长方形帛片,纵23.2厘米,宽10.8厘米,厚0.3厘米,两侧边缘稍有残缺。帛原为黄色,因年深日久脱色,现呈黄白色。
-
炳灵寺石窟壁画:千年成就的艺术瑰宝
被喻为艺术宝库的炳灵寺石窟,以概括简练、造型生动的石雕艺术享誉中外。而窟内保存的近1000平方米壁画,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自十六国时期佛教兴盛以来,我国西北地区佛教艺术、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具有独特新颖的艺术感染力。
-
146处!甘肃公布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甘肃省文物局近日公开发布了全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14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69处。
-
甘肃省妇联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发出倡议:凝聚巾帼力量 共护家庭健康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家庭和个人防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责任更加重大。为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带领家庭成员共同抗疫,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筑牢疫情防控的最小单元,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发出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