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兰州市儿童福利院里默默奉献的“妈妈”

七种颜色排列,造就了彩虹的美丽;

七个音符跃动,奏出了悦耳的旋律;

五十六朵鲜花同时绽放,才有了花园的五彩缤纷;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才有了华夏大地的祥和繁荣。

在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就有这样一位同志,在平凡中奉献着自己的一份能量,在普通工作中闪耀着点点星光。她是马海霞,女,1983年出生,2017年1月来到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工作,担任幼儿学前大班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不畏艰苦,以院为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始终以“立师德,练师功,树师表,铸师魂”为信念,以对特教工作的热爱,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化作春雨般的爱,浸润着残缺幼苗的心灵,呵护着他们一天天成长,用真诚的爱心诠释着一名特教教师的无悔选择,守护着自己内心崇高的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第一时间发布暂停慰问、接待捐赠公告,全面取消职工和儿童集体活动,考虑到职工上下班途中存在传染的风险,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如何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是院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为此,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决定,所有的女职工参与进来与保育员一起全天候照顾护理孩子们。这支“娘子军”队伍团结一心,凝聚各种力量,克服种种困难,迸发着母性的力量。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积极适应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每时每刻,在这一刻,她们是母亲,是院里每一个孩子的母亲。

马海霞老师便是这支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她主动要求上岗照顾孩子们,在第一时间向上级表达了自己坚定的“请战”意愿;她将自己8岁的孩子安顿好,义无反顾地加入这支“娘子军”,经过隔离和培训后,正式轮换进班,积极参与各项具体工作。

马海霞老师参与辅助护理的房间,儿童年龄段有四五个月的婴儿,也有一两岁刚刚咿咿呀呀学语的幼儿,对于孩子们看似差距不大的年龄,在护理期间却是困难多多,有的孩子哭了要哄,拉了要换,饿了要喂,甚至喂奶的间隔也是不同;工作期间的马海霞几乎是小跑着干活,每天定时给婴儿喂奶,给幼儿喂饭,不仅给孩子们换尿布、洗澡、测体温、室内消毒,还要兼顾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想着法子给孩子们解闷逗乐,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工作,是马老师凭借自己对工作的坚守和对孩子们爱心与耐心坚持下来的,她从来不说自己有多累,多辛苦,她只是在用心付出,在为全院工作的正常运转出一份力,舍“小家”为“大家”。

一个周期14天的工作,每一位孩子们吃饭喝水、换尿布、睡觉,每一件事都要经过马海霞老师的双手,马老师这双手在特殊时期一天三次的消毒作业中已略显粗糙,手套也被消毒液侵蚀的千疮百孔。14天过去了,马海霞老师的双眼都已经熬出了黑眼圈。有些孩子需要一天两次吸氧,有些孩子一天三顿饭都需要鼻饲,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坚持喂药……马海霞每天都要对房间和走廊进行消毒,每天给房间里的所有孩子测量三次体温。二十四小时无间断细心的呵护着孩子们,即便如此,所有的工作流程马海霞并没有因为疲倦而懈怠,因为她知道,越是特殊时期对这些特殊儿童的照顾就越不能放松,孩子们舒服了,才是她最大的安心。

日常工作之余,马老师给孩子讲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教孩子们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的童谣“小朋友,要牢记,病毒不可怕,勤洗手,多喝水,勤通风,少出门……”。自理课堂“七步洗手法”、“叠衣服”,鼓励孩子争做自力更生的小能手;多彩手工课、“病毒小恶魔”,让孩子们用童话的眼睛和巧妙的双手描绘世界……通过养教结合,切实把教育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兰州市儿童福利院,这群再普通不过的“妈妈”们,正以无言的母爱和有力的肩膀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无风无雨的静好晴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