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一封来自悬泉的信‖悬泉水潺潺 相忆未应闲

一封来自悬泉的信 || 悬泉水潺潺 相忆未应闲

文物简介

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木牍一枚(简号90DXTⅡT0113①:71AB ),该牍残断,由3枚残牍缀合而成,缀合后仍有残缺。长22.8厘米,宽6.1厘米,厚0.3厘米,左下残断,松木材质,正面五行书写,反面两行书写,共计67字。此牍为一封书信,写信人恭,收信人君程,由于信件不完整,双方谈话的具体内容已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中,仅留下通篇问候。这些问候语真诚质朴,字字句句体现对友人的关爱之情。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阅“牍”延伸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长相忆

问候语是汉代简牍书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在信首尊称之后和正文之后,分别做信首问候语和信末问候语。问候语常表达寄信人对收信人的衣食关心(甚至有用“起居”直接指代消息)、对边塞工作生活艰苦的慰问、对边塞气候不佳的担忧等。主要有以下四种:

其一是有关衣食起居的问候语。汉简记载主要有“平衣”“强幸酒食”“人马起居”“近衣裘”“深衣”“起居毋它”等,这些问候体现了人们对亲朋的深切关心。穿衣饮食在物质资料并不丰富的年代令人忧虑,身处边防、远离家乡的吏卒生活则更为拮据,物质匮乏、工作辛苦,远方的亲人朋友只能依靠信中的问候表达担忧的心情,慢慢形成了笔者所见汉简书信的问候格式。

其二是有关塞上工作辛苦的问候语。诸如“慎塞上”“谨候望”“苦候望”“良苦迫塞上”“甚苦事”“良苦官事”“独劳(苦)”“明察蓬火事”等,这些都与边塞吏卒日常工作相关,“候望”是指巡视天田和登高瞭望敌情,属于烽燧候望系统,是边塞军事活动中重要工作。

图来源网络

其三是与天气相关的习常问候。这些问候语频繁地出现在汉代河西书信中,如“盛寒不和”“春气不和”“方春不和”“方春,时气不调”等。

其四是人际关系与日常工作相关的问候语。这类问候语也十分常见,如“宽忍小人”“辟小人”等用以叮嘱收信人处理公务时莫要计较小人,宽待下属。

图来源网络

汉代戍卒官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逐渐形成谦逊待人、以他人为尊的思维模式,这种传统思维一直延续到现代。从出土的汉简材料看,每一份信件的拜礼、问候语等书信礼仪都是必不可少的,即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完善且全社会认同并使用的书信礼仪制度。这些书信问候语既是礼仪的体现,也侧面表现边塞物质资料缺乏、戍卒和底层官吏工作辛苦、气候环境恶劣等问题。甘肃出土汉简书信中的问候语为我们了解汉代边塞人们的工作生活、交往礼仪提供了生动资料。

图来源网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