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陇原老兵的故事——杨玉贵:用抗美援朝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4月20日,金昌市“老兵永远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第二站来到金川区金建里社区退伍军人杨玉贵家中。今年87岁高龄的杨玉贵,是金昌市唯一一位一级因战残疾军人。提及当年的战事,杨玉贵依然很激动。随着他的讲述,仿佛又听到了当年战斗的号角和炮火的轰鸣。

1951年,17岁的杨玉贵刚从当时的辽西汽车学校毕业,就应征入伍,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三〇四部十三区队汽车四连,成为一名通讯员。后来又成为汽车运输兵,负责往前线运送武器弹药等物资。

“白天,敌人的飞机四处轰炸,只能晚上运送物资。为了更好地隐蔽,我们不开车灯,还会把汽车大灯灯罩用泥糊上,就怕灯罩反光被敌机发现。”杨玉贵说,“没有灯,摸黑走不安全,我们就安排一名战友头上、胳膊上裹上白毛巾,在前面跑着为我们领路。”

战事频繁,物资消耗快,为了打击志愿军物资运输线,敌机不分昼夜轰炸。即使再隐蔽行踪,杨玉贵身边的战友也在不断倒下。“只要汽车一响,敌机就开始轰炸。但为了执行任务,没有人退缩。”

1951年9月27日晚上,对杨玉贵来说,一生无法忘记。

当天晚上,杨玉贵和战友们执行任务。他们沿着盘旋山路正开车爬山,敌机轰炸就开始了。杨玉贵开着车行走在车队偏后的位置,车队前方的车辆由于靠近山顶,被敌机侦察到,遭受到敌机猛烈的轰炸,不断有汽车被击中。

“我看到前面的车被击中,心里很害怕,但物资要及时送到,不能后退。”杨玉贵说。由于敌机的轰炸太过密集,杨玉贵的车被一枚炮弹击中,车辆瞬间侧翻,沿着山坡翻滚下去。翻滚过程中,杨玉贵被甩出车窗,途中撞到石头、小树,不知翻滚了多久,头部受到撞击的杨玉贵昏了过去。

等杨玉贵再醒来时,已是22天后了。清醒后的杨玉贵通过询问医护人员后推断,自己在翻滚过程中刚好被一棵大树卡住,而这棵大树正好在朝鲜人民军医院所在的山洞上方,这才被医护人员救下。

这次负伤非常严重。杨玉贵被诊断为脑震荡与外伤后遗综合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左股骨折、外伤性癫痫等。“按当时医生的话来说,我的命是捡回来了,但已经废了。”杨玉贵说。

在医院休养一段时间后,杨玉贵被原部队接走。回到部队的杨玉贵不服输,自己慢慢进行康复训练。“我当时就想着我还年轻,不能轻易放弃自己。而且我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一定要运输更多的物资,为战友们报仇。”提到战友,杨玉贵有些哽咽。

能继续开车的杨玉贵,回绝了部队让自己回国治疗学习的安排,强烈要求留在部队执行汽车运输任务。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杨玉贵继续留在朝鲜,从驾驶员变为修理工。1954年,杨玉贵在朝鲜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杨玉贵伤病复发,回国治疗。1956年,杨玉贵转业分配到位于山西太原的中国第七冶金建设总公司,而后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于1959年调至金昌,在第八冶金建设公司工作,1993年退休。

退休后的杨玉贵,喜欢关注国家大事、给儿女孙辈们讲他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大儿子和大孙子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电视上得知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杨玉贵很高兴:“将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将党的传统传承好、发扬好,多了解抗美援朝精神,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爱党、爱国热情,对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