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甘肃:抗疫路上 非遗温暖人心

每天中午时分,在甘肃兰州,一碗碗香气四溢的牛肉面被装在打包餐盒里,很快由多名志愿者司机装进车厢,免费送到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民警和志愿者的手中。为让坚守在兰州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吃上一顿热乎饭,兰州多家牛肉面面馆已连续数日为防疫人员提供免费午餐。

“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现为国家级非遗。自兰州市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之日起,天气慢慢转凉,很多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不能按时吃上饭,我们就想着尽一点绵薄之力,用一碗代表兰州人的牛肉面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我们的拉面师傅在防疫一线现场进行拉面、配料、调制,将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展现于紧张的防疫一线,赢得了不少掌声。”兰州一家牛肉面面馆负责人说。

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甘肃省内的非遗传承人积极行动,通过各种方式,用非遗温暖一线防疫人员和市民的心。

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传承人刘兰芳把抗疫热情诉诸香包中。10月30日起,她带领20余名绣娘连夜赶制中草药防疫香包,香包内装有艾蒿(杀菌)、白芷(镇痛)、金银花(清热消炎)等中草药。香包被装进精美的礼品盒中,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温暖的祝福。在她心里,每个防疫香包都寄托了一份祝福,祈福平安健康、早日驱散疫情。

绣娘们连夜赶制防疫香包

“2020年疫情严重时,我们为武汉等地捐赠了1万多个防疫香包,这次我们向甘肃防疫一线的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志愿者捐了3000多个防疫香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尽一份绵薄之力,希望国泰民安,疫情能早点过去。”刘兰芳说。

甘肃省内非遗资源丰富,多彩厚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创办的“陇上非遗”公众号也连续推出非遗抗疫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每日点击量达3000多次。其中,张家川“花儿”《疫情防控歌》动情地唱道:“鸡冠冠花开红艳艳,党是咱的大靠山,一心一意跟着党走(呀),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呀),全民联防打好抗疫战(吔)!”陇东快板《打赢抗疫阻击战》认真宣传:“同志们,听我言,我把防疫来宣传,这次疫情很突然,波及十省地市县。省市领导冲一线,指导防疫不怠慢。文化和旅游部门总动员,关停景点娱乐点,宣传抗疫新知识,人民群众都安全。”曲调高亢、音域宽广的两当号子《齐心协力来防疫》唱道:“齐心协力来防疫,众志成城心意坚。为保平安陈利弊,严防死守度时艰。”

剪纸作品“抗疫天使” 张掖市非遗传承人杨晓霞作

此外,张掖市、白银市等地充分发挥剪纸传承人队伍优势,组织创作了《风雨同舟抗疫情》《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剪纸作品,以非遗传播社会正能量、讴歌时代真英雄,展现甘肃省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闻令而动,严防死守,以实际行动为防疫尽责、为党旗增辉、为人民守护的时代画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