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携手战“疫” 共迎胜利

冬已至,春必来。立冬时节,一场纷纷扬扬的瑞雪普降金城,无数的志愿者仍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畏严寒,浴“雪”奋战,用责任和担当筑牢抗疫防线。自10月中旬以来,在全省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省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陇原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曙光已经出现在不远的前方。

陇原战“疫”展现的是甘肃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它像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激励新时代陇原文艺工作者,发挥艺术专长,以艺战“疫”,记录历史、书写时代、讴歌英雄、凝聚力量,传递大爱,用艺术的力量为打赢陇原疫情防控攻坚战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截至11月7日,全省各市州文化旅游旅部门、各级文艺院团、文化馆、画院已创作1616件抗疫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类型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创作抗疫题材音乐及歌曲119首、舞蹈38个、戏曲及曲艺152个、诗歌130首、美术书法作品1075幅,其他艺术形式作品102件。

同气连枝 共盼春来

守望相助抗疫情,同气连枝待春风。疫情期间,各市州文化旅游部门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部署,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相继启动艺术战“疫”创作,构建云端文艺创作展演体系,展现出全省文艺系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创作展演局面。兰州市创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艺作品累计94件,作品种类丰富,题材新颖,一首首激昂奋进的抗疫歌曲广为传唱,成为兰州抗疫最振奋人心的鼓点与号角。张掖市组织创作抗击疫情题材文艺作品200多件,并通过“金张掖旅游”微信平台和各级媒体平台持续进行展示展播,累计阅读量30多万人次。武威市借助独具地域特色的凉州贤孝,以群众所熟知的艺术类型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防疫宣传文艺作品,为抗击疫情助力。天水市组织创作积极乐观、健康向上、战“疫”昂扬的文艺作品165件,先后编发《战疫情天水文旅在行动》以“艺”战“疫”聚民心信息50多期,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抗疫部署、创作心得、感人事迹、爱心行为等第一时间传播出去,营造正确舆论氛围,鼓舞人民群众的抗疫士气。战疫热潮温润崆峒大地,抗疫精神激荡泾水两岸,平凉市组织创作各类抗疫主题文艺作品155件,为兰州、天水等地人民群众加油鼓劲,积极弘扬了甘肃文化旅游铁军乐观坚韧、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陇南市充分发挥书画艺术之乡的创作优势,组织创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艺作品累计203件,其中书法美术作品151件,用书画作品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守工作岗位的“逆行者”和“奋斗者”致敬。甘南州、临夏州创作艺术战“疫”文艺作品210件,以“花儿”等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歌曲、舞蹈,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唱响民族团结、共战疫情的抗疫新曲。

1.jpg

酒泉、金昌、白银、庆阳、定西、嘉峪关等市组织文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用书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各类艺术形式和剪纸、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形式,积极宣传防疫知识,致敬身赴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等,用文艺作品凝聚起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初心如炬 共谱新篇

急令飞雪化春水,春潮磅礴凛冬暖。疫情期间,全省文艺院团、文化馆、高等院校艺术院系的文艺工作者,作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敏锐感受到疫情之中温暖的力度,积极参与艺术战“疫”主题创作当中,优秀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直观的艺术形式,灵活运用新媒体,以艺战“疫”,宣传科学防疫知识,传递正能量,振作精神,振奋士气,鲜活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反映疫情抗击中的典型事迹,向人民群众展现出文艺工作者面对疫情、面对危难,从不缺席、从不缺位的担当,合力谱写新时代陇原抗疫精神。甘肃省歌舞剧院和新华社甘肃分社联合创作出品抗疫歌曲《白玉兰》,甘肃省歌剧院创作歌曲《守护金城》,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苏凤丽唱响《白衣天使之歌》,深情礼赞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甘肃省陇剧院组织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雷通霞、窦凤霞、佟红梅,以线上展播的方式推送陇剧《官鹅情歌》《古月承华》《枫洛池》经典唱段,用陇剧艺术的光芒,点亮抗疫胜利的希望。敦煌艺术团创排快板《我们都是志愿者》,联合全省五市曲艺工作者联合创作防疫快板《陇原儿女防疫情》,以曲艺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宣传。兰州大剧院编排舞蹈《“艺”起抗疫——感恩》,以舞者视角叙述抗疫坚定不移的决心与必胜信心。兰州交响乐团组织45名演奏员云合奏《红旗颂》,为陇原抗击疫情表心声,鼓斗志。由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赛音,联袂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院长、教授胡艺华创作的歌曲《平凡的守望》,以“跨界、跨地、跨校协同合作”的方式,共同奏响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主旋律。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晏晓东作曲,兰州日报社新媒体事业部主任、主任记者蔡宁贞作词,兰州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教师李赫编曲,以及甘肃省多所高校、文艺院团参与演唱的原创抗疫题材歌曲《你就是兰州》,展现了甘肃省高等院校校际艺术合作创作成果。张掖市肃南民族歌舞团创作歌曲《黎明的记忆》,致敬奋战一线的抗疫勇士。酒泉市肃北乌兰牧骑创作舞蹈《天使的身影》,以舞抗疫,诠释医者仁心。

甘肃画院组织创作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书法美术精品103件,编辑发布3期艺术战“疫”优秀作品选登,以不同的艺术构思和笔触,展现甘肃抗疫故事。甘肃省文化馆发挥群文工作者群防群控的宣传动员作用,以笔为援,组织省市县各级文化馆积极创作,深情描绘奋战在一线的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共筑抗击疫情长河。兰州文理学院美术与艺术学院开展“以艺战‘疫’”艺术创作教学实践活动,创作抗疫宣传海报,以独特视角和敏锐观察力,用艺术传递战疫力量,以文化温暖精神家园。

2.jpg

抗疫画作作者:杨军民 何永生 尹育虎

一首首原创作品,一段段动情歌声,凝聚着陇原群众的力量,坚定着抗疫必胜的信念,传递着携手同行的大爱。疫情期间,新华社甘肃分社、人民网甘肃频道、中新社甘肃分社、中国旅游报甘肃记者站、甘肃日报、新甘肃、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兰州电视台、甘肃文旅、文化甘肃网等省内外新闻媒体日以继夜更新发布甘肃艺术战“疫”信息,刊登连载发布艺术战“疫”系列优秀作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利用融媒体优势,报道宣传全省文艺界齐心抗疫的动人事迹和优秀作品,为艺术战“疫”优秀文艺作品传播与推广作出了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