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城市,兰州市近些年来通过开展“为烈士寻亲”“和无名烈士认亲”“烈士骨灰安葬(迁葬)”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追寻英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社会氛围。
为烈士寻亲:42名烈士找到了亲人“终回家”
清明祭奠是家国大事,缅怀先烈是后人之义。在兰州烈士陵园安葬的1533名在兰州战役中牺牲的英烈中,很多英烈一朝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便成了永别。因为种种原因,许多烈士的家属并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安葬在何处。
“受制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很多烈士牺牲后只能就地掩埋,相关的信息很少。”据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科副科长常馨锋介绍,在对兰州烈士陵园英烈信息的梳理中他们发现,因年代久远、信息不全、材料缺失等原因,一些烈士墓始终没有亲属前来祭扫,也不知道烈士的亲人在哪里,“帮烈士寻亲,让烈士回家,这是对烈士亲属最好的慰藉,也是对烈士最好的缅怀和敬意。”
为此,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兰州市烈士陵园联合兰州市的各大媒体,开展了“为烈士寻亲”活动,旨在让安葬在陵园为兰州解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烈,也能找到自己的亲人,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家。同时持续对安葬在兰州市的烈士和牺牲安葬在外省市的兰州烈士逐一查找核实,建档立卡,为烈士寻亲创造条件。
这场跨越时空的特别行动,兰州市已经开展了2年。在这两年里,先后有42名烈士通过媒体报道找到了自己的家人。2022年4月27日,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媒体为安葬在兰州市烈士陵园的8位烈士寻找亲人。媒体刊发消息后,有市民打来电话向工作人员讲述了3名烈士生前的故事,其中就有陈俊德。为了帮助烈士寻找家属,陈俊德生前的老战友纷纷打来电话提供关于陈俊德家人的信息。烈士陈俊德的儿子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及时和兰州市烈士陵园取得了联系,父子最终“相见”。
烈士为兰州牺牲,我们为烈士寻亲,这既是对英烈的温暖告慰,对烈士亲人的真情关爱,也是对后人传承伟大英烈精神的最好激励和红色基因得到更深远的延续。据了解,兰州市目前已与各个媒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推送刊载烈士寻亲信息,通过市、县单位及志愿者进行线下寻找,提升“为烈士寻亲”活动社会知晓率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寻找烈士亲人线索的概率,“给烈士寻亲工作有很多的难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多难,我们都不会放过任何线索,会一直寻找下去,直到所有英烈都找到了家人为止!”兰州市烈士陵园负责人说。
未来兰州也会在积极开展寻亲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整理烈士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和无名烈士认亲:474名无名烈士从此“有了家”
“英雄们,我们来认亲了。”
“以后我们经常会来,在主题党日,清明节、烈士纪念日都会来,和英雄们一起说说话。”
4月5日,兰州市在烈士陵园举行“让无名烈士不再孤单”认亲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追寻英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让长眠在兰州市烈士陵园的474名无名烈士不再孤单。
74年前的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战争史上最后一个战略大决战、西北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西北战争史上战斗最为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在这次关键的战役中许多年轻战士血洒兰州。兰州市烈士陵园就是为纪念兰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这里共安放着1533名烈士的忠骨,其中474名烈士没有留下姓名,为无名烈士。
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兰州市委组织部、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兰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兰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兰州市委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让无名烈士不再孤单”认亲祭扫活动,号召以单位、党(团)组织的名义,认亲兰州战役无名烈士,并定期进行祭扫开展纪念活动。活动当天,兰州市71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认领了兰州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
在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的老师拿起《兰州战役无名烈士认亲证书》,读着《兰州战役无名烈士认亲证书》的墓碑编号,轻轻擦去墓碑上的雪花。
“虽然我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是我却知道您为了谁,您永远活在每一位兰州人民的心中,兰州就是你们的家!”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认亲的无名烈士墓碑前,肃立、鞠躬,放下一朵寄托哀思的菊花……
“一个个墓碑编号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记录着烈士的奉献牺牲。我们要传承好英烈精神,让兰州变得更好!”一张墓碑前的留言卡上这样写道。
据了解,下一步兰州市将按照《“让无名烈士不再孤单”认亲活动工作方案》,常态化做好无名烈士日常祭扫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进一步宣传英烈的先进事迹及伟大精神,切实营造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关爱烈属的社会氛围。
烈士骨灰安葬:兰州就是所有英烈的“家”
4月3日,兰州市烈士陵园组织了张文锋烈士的迁葬仪式。张文锋烈士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他人生命英勇牺牲,牺牲后安葬于甘肃省迭部县。为方便祭扫,家属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同意后,烈士骨灰迁至兰州市烈士陵园安葬。
2019年、2021年,兰州市先后组织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王佛军等英烈的安葬仪式;2020年8月20日,兰州市举行雷斌等九名参战牺牲烈士骨灰安葬仪式;2020年9月3日,兰州市烈士陵园对存放在烈士骨灰堂的223名烈士骨灰进行集中安葬……
据了解在兰州烈士陵园里,安葬着解放兰州战役中牺牲的有名烈士、无名烈士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甘肃籍或与甘肃有密切联系的1500余名烈士忠骨。同时因为兰州市较好的服务保障条件,安葬在其他地区的烈士也希望能迁葬兰州,方便祭奠。
烈士骨灰的安葬(迁葬)不仅是兰州市这个红色城市、革命城市的应有责任,更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和祭奠。为此兰州市结合褒扬纪念工作实际和烈士家属的需求,一方面严格程序流程,做好工程管理、档案核查、联系家属、签字确认等服务保障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挖掘烈士先进事迹、定期组织祭奠和纪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铭记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在学习宣传英烈之中汲取力量。几年来,组织了240名烈士骨灰的集中安葬工作,“无论他们牺牲在哪里,无论他们离家乡在哪里,兰州都是英烈的家,兰州人民都欢迎英烈“回家””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