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一本写给孩子的诗集 | 赠书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
高凯 /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99童书
2023年3月
  儿童文学作家高凯童诗的集大成之作

  一部充满现实主义和惊奇诗意的诗集

  本书分为“草丛里的那个孩子”“手心里的蜗牛”“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三辑,收录了73首精品力作。作家创造性地将口语融入童诗创作,书中不仅收录了诗人高凯的《村小:生字课》等具有民间广泛影响力的作品,还遴选了近年创作的《草丛里的那个孩子》等一些优质新作,为中国原创童诗增添了来自西部大地的纯真和活力。

诗人简介

  高凯:当代诗人。1963年3月出生,甘肃合水人。为文学创作一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现任甘肃省作协副主席。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多年以来,出版《心灵的乡村》《纸茫茫》《乡愁时代》《高凯诗选》等18部著作。诗歌曾经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单篇佳作奖、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六届敦煌文艺奖、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等。诗歌代表作《村小:生字课》先后入选百余种选本、教材。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诗选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


  一头小牛丢了
  肯定是被牵牛花偷走的

  白瓷碗儿摔碎了
  那是一朵打碗花给打碎的

  脚上划了一个口子
  也说是被狗尾巴草咬破的

  因为鸡冠花早上没有打鸣
  所以上学又迟到了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
  撒完最后一个谎就长大了

  从此以后见人说话就会害羞
  是含羞草教的

  村小:生字课


  蛋 蛋 鸡蛋的蛋
  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蛋的蛋
  张狗蛋的蛋
  马铁蛋的蛋

  花 花 花骨朵的花
  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
  花蝴蝶的花 花衫衫的花
  王梅花的花
  曹爱花的花

  黑 黑 黑白的黑
  黑板的黑 黑毛笔的黑
  黑手手的黑
  黑窑洞的黑
  黑眼睛的黑

  外 外 外面的外
  窗外的外 山外的外 外国的外
  谁还在门外喊报到的外
  外 外——
  外就是那个外

  飞 飞 飞上天的飞
  飞机的飞 宇宙飞船的飞
  想飞的飞 抬膀膀飞的飞
  笨鸟先飞的飞
  飞呀飞的飞……

  那是满天的水滴在开花


  下雪了
  那是满天的水滴在开花

  水滴是百花的魂儿
  下雪就是开花
  就是迎春

  水滴满天不停地绽放
  那是因为冷呀

  水滴没有被冻死
  还开花了

  缩在屋里的人赶紧出来吧
  让雪花们扑在身上
  落在手心

  点星星


  天上的那些星星都是小时候点亮的
  我用手指头朝着天上一点
  就会亮一颗星星
  一点一颗

  太神奇了
  小时候我在前面点星星
  大狗狗在后面数星星
  小狗狗在后面摘星星

  点星星就像点灯一样
  我的手指头把黑黑的夜空都点满了
  然后我们开始分星星
  每人一万颗

  豹子回来了


  人们突然又惊又喜
  豹子回来了
  豹子回来了

  深沟大山本来就是豹子的
  所以说豹子回来了
  豹子回家了

  归来的豹子都是独行侠
  或大摇大摆的
  或神出鬼没

  都害怕豹子
  都想见豹子
  谁看见豹子成了一种荣耀

  豹子甚至在山底也按下了爪印
  好像是在提醒人们
  这山是它的

  自从豹子回到林子以后
  大山看上去威风了
  人也威风了

  大海的故事


  雨后的一摊积水
  像展现在眼前的一个大海

  一个小小孩
  和一个大小孩欢呼雀跃
  奔跑着去踏海了
  去拥抱海

  海水没淹过孩子的脚面
  海水也不会淹过孩子的脚面
  两个小孩子就被一个大人“救”了上来
  两人不服气的小屁股上
  还挨了一巴掌

  一个大海就这样戛然消失了
  两个孩子失去了大海
  一个大海失去了
  两个孩子
  不过只有孩子才能发现的大海
  却漂来一只小纸船

  脚下原来还有这么多卑微的生灵


  没有想到 低下头之后
  我的脚下原来还有这么多卑微的生灵

  比如蚂蚁比如蜗牛比如蚯蚓
  比如等等的比如

  它们渺小地蜷缩在我的脚下
  让人心酸 却伟大地活着

  天地间 它们的命和我的命一样只有一条
  甚至比我更容易遭遇死亡

  或者 它们因死亡而获得的疼痛更大
  卑微让它们更加看重有限的生命

  尘世以外 在那些蜗牛蚂蚁蚯蚓的眼里
  我肯定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巨人

作者、编者和读者都是孩子

高 凯

  我就是草丛里的那个孩子。小时候,草丛里不只是我一个人,深深的草丛里有着我们一代人呢。

  那么,就从集子里《草丛里的那个孩子》这首诗谈起吧。诗中的孩子生长在乡村,从小爱“撒谎”,就像大人们说的“谎话连篇”。这首诗当然是我偶然得来的,但也是童年对我的必然馈赠。在诗中,一头小牛丢了,被爸爸责怪之后,孩子说是牵牛花偷走的;脚丫子被荆棘划破了,妈妈心疼一责备,孩子说是狗尾巴草咬伤的;早晨上学迟到了,老师责问时,孩子又说是鸡冠花早上没有打鸣叫醒……后来,草丛里的孩子终于长大了,不但不再“撒谎”,还为此而感到害羞,而这又是跟着含羞草学的。这个可爱的“熊孩子”,其实是在为自己的一些所谓过错“找理由”;他极富有童心,与其说每一个理由都是“谎话”,不如说每一个“谎话”都是童话。我写的当然不只是我自己,所以许多人都能在诗中找到自己孩提时的影子。源于读者心灵的共鸣,让我似乎听到了诗的回声。在这里,“草丛里”这一意象当然指向乡村,指向大自然,即我们的本来。

  一般来说,一个上了年纪的儿童文学写作者,起码要经过三代人的童年时光,即自己的、儿女辈的和孙子辈的,美好的童年几乎贯穿其全部的艺术生命。比如已届耳顺之年的我,心灵就一直没有离开自己曾经的童年和今天的孩子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可以说,儿童文学是我赖以生存的精神脐带。幼儿园可能是一个时空驿站。有一天,我好像是一个时空穿越者,在一个幼儿园遇到了曾经的童年。诗集里有一首《在幼儿园门口》的小叙事诗,写的是我被几个玩游戏的孩子“枪击”事件。尽管几个小朋友使用的枪是“手势枪”,诗中这些击中我的“子弹”也是从其嘴里喷射出来的一串叭叭的象声词,被“枪击”却是一个心痛的故事。让我惊愕的是,自己童年的一个儿戏怎么会相隔两代人传到了今天?对此,我当然没有一点儿快乐,有的只是无限的悲凉和忧虑。在这首诗里,我想通过“小题大做”来传递这样一个深刻的社会话题:所有的儿戏都存在着一个非血缘的代际文化遗传,比如“玩具枪”的存在,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其普遍的世界性童话。儿戏都是可能长大的,而在今天一些枪支泛滥的西方国家又岂止是一个童话。成长本身在警醒我们:始于一个人童年的诗教是一件关乎未来的大事情。诗教就是美育,而美育是哺育德、智、体的前提。直面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作为孩子心灵的塑造者,我们这些书写者更是责无旁贷。这首诗在新媒体传播开来后,在儿童文学界和一些师范院校引起了小小的关注,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在其执教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由此还产生了近二十篇研究生毕业论文;太原师范大学教授崔昕平还撰写了一篇题为《心被击中》的锐评,称其“是一首独特的、充满现实意义,同时充满惊奇诗意的作品”。

  也许,我的儿童文学理想一直寄托在《村小:生字课》一诗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之中。这首代表作,发表二十多年以来,为我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机缘。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99 童书在编辑出版历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青年作者短篇佳作选本《挖·宝藏短篇》之后,在这首诗的背后又挖掘出了七十余首诗作,并不嫌稚嫩精心地选了又选,最后决定结集出版,并将书名定为《草丛里的那个孩子》。在我看来,自己被挖出来的当然不是什么“宝藏”,不过是一窝窝“土豆”而已。其实,土豆也不土,它生在泥土之中,却被城乡同时接受和喜爱,并且成为世界性的“粮食”,美食家们变着法子让它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味佳肴。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一个“草丛里的孩子”必然写着土豆一样的诗,而收在这个集子里的诗篇,个个都是土豆。

  至此,我的“土豆”已被匠心孤诣的编者全部“挖”出。编撰后期,看到编辑选定的目录,我曾欣喜地在电话里和责编郭良忠说,这些诗是我的孩子,这本书就是你们编者的孩子了。他也开心地说:应该是我们大家的孩子。

  其实,在这本小书面前,作者、编者和读者都是孩子,因为书中五颜六色的诗歌,与我们这些曾经的孩子和今天正在成长的孩子都关系密切;虽然我们未能在同一个童年成长,但我们却会因为这些诗歌的引领而走进同一个心灵世界。

  总之,这是一本虔心而又纯粹的孩子之书。

2022年11月24日于西安 
留言赠书

留言分享阅读高凯童诗的感受

3 位读者,赠出《草丛里的那个孩子》

5月20日 周六 中午12:00 截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