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馆站建设”专题研讨活动在张掖市举办

5月23日,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馆站建设”专题研讨活动在张掖市举办。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白雪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中共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文化馆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出席并作主旨发言,研讨活动由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云川主持。全国部分省、市级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阵地的相关代表作了研讨发言。

本次研讨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张掖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甘肃省文化馆、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甘州区人民政府承办,文化馆发展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聚焦当前文化馆事业发展的重点议题,促进文化馆站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案例分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何效祖厅长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实践与展望”为题,从“优质文化供给丰富多彩、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等方面,总结分析了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基础,以甘肃为例,从“坚持系统观念打造文化设施新空间、推动质量变革提升文化新品味、回应群众呼声健全数字文化服务新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了破解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瓶颈思路办法,并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城乡一体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强化政府购买力度丰富群众文化产品”三个角度,提出了优化城乡、区域文化资源配置,实现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精神财富人民共有的对策建议。

卢小亨书记以“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题,从“突出全面覆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突出守正创新、强化多样文化保护利用,突出时代精神、大力加强高质量文艺创作,突出文旅融合、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突出优先发展、着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总结了张掖市近年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主要成果,介绍了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提出公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

李国新以“高质量发展:地市级文化馆的担当”为题,深入阐述了地市级文化馆在我国文化馆体系的地位作用,指出,与省级、县级文化馆相比,地市级文化馆在人均财政拨款、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比、人均享受文化馆服务次数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全民艺术普及推广服务体系,解决能力标准、能力培育、能力发挥三大问题,完善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养成与评价机制,建立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派遣制度,完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要开辟全民艺术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数字空间,把文化馆建成古今中外经典文化艺术作品的学习阵地、鉴赏空间、收藏中心和流通窗口。要发展优惠收费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要将数字化、理论调研纳入经常性工作范畴,建立专门部门、专门队伍、专项保障措施,以数字化发展变革服务方式、服务手段。

白雪华以“全民艺术普及创新发展”为题,深入分析了文化馆事业发展的瓶颈,提出要打造创新文化馆,突破当前文化馆免费开放这个瓶颈、突破基本服务项目与非基本服务这个界限,着眼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提供准公益性的文化艺术普及服务。要打造面向乡村的文化馆,重点抓好设施建设,抓好人员队伍建设,抓好人员品牌建设,培育乡村文化“网红”,实现文化馆(站)等转型发展。要打造年轻人的文化馆,开展“剧本杀”等业务,为年轻人提供沉浸式、体验式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打造数字文化馆,借助新媒体、融媒体实现文化馆创新服务。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第三方运营机构负责人陈肇翔,分享了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创新“文化+”智慧社区管理模式的有关经验;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文化馆馆长胡清,作了题为公共文化服务为“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注入新活力的经验分享;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长郑启超,作了题为构建新时代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推动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分享;甘肃省文化馆馆长刘涛,作了题为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的经验分享;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朱静波,分享了有关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益性收费制度的探索经验。

活动还为获评2022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创新案例项目进行了颁奖,发布了公共文化云“云端美育”APP。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