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在“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隆重召开之际,“大禹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也宣告正式建立,并且庄严揭牌。
2023年5月7—10日,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共临夏州委、临夏州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理事、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级作家、兰州金城文化名家冯玉雷受邀参加论坛学习并发言。临夏地区从史前开始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中发挥作用,是丝绸之路之前“彩陶之路”“青铜之路”“玉石之路”和“海贝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时隔两个月,积石山县委县政府又举办以大禹文化精神为研讨主题的学术会,这些高端、务实的学术活动都是临夏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有力抓手,是贯彻党中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大禹是中国圣王,他在缔造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一夏朝过程中,大量吸收齐家文化中的玉礼制精髓,同时在治理水患行动中始终贯穿着大公无私、守正创新的文化精神,这也是黄河文明的灵魂与核心价值。“导河积石”已成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影响深远。《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水经注》《山海经》《括地志》《太平御览》《集解》《汉书》等史籍都有积石山或大禹导河积石的记载,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石塬镇三二家村、柳沟乡上坪村、关家川乡白家沟村等地还有禹王石、禹王庙、禹王足印等遗迹和大禹传说故事。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重视挖掘大禹文化内涵,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临夏非常重视对史前文化、黄河文化的研究,连续举办多次卓有成效的高规格学术会议及相关活动,影响大,成果多。在此背景下,促进多学科跨界合作,深入研究,并且吸引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参与进来,脚踏实地,握瑾怀瑜,通过对优秀文化遗产的吸收利用和艺术创作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活起来,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
受评论家、《大家》主编周明全博士委托,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级作家冯玉雷作了授牌致辞,他说积石山既有灿烂辉煌的彩陶文化,又是齐家玉文化核心区,发展空间巨大。大禹卓著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和划定中国版图,黄河及其支流是他建功立业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是孕育夏朝的重要地域。期望大禹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以大禹精神为文化纽带,将临夏地区纳入到国家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在整合海内外大禹文化学术研究资源,交流合作,通过高端论坛、文学书写及艺术创作等形式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传承弘扬大禹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