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郭玫:情定中医药 履职践初心

  讲好甘肃中医药故事,离不开“人”和“术”的故事,郭玫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方向的奠基人之一,是绕不开的大咖般的存在。她深耕中药教育和研究工作领域37年,为甘肃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岁月荏苒、荣心依旧,她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省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和中药化学学科的带头人,始终奋斗在路上。

学科上她是成绩斐然的佼佼者

  1985年,郭玫从兰州大学药学院(原兰州医学院药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1985年到甘肃中医药大学工作,作为学校中药化学教研室的创始人,多年来在她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教研室不断发展壮大,由起初只承担中药化学单个学科发展为承担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分析等五门主修学科。其中,以中药化学教研室为基础成立的中药化学学科,在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重点学科,目前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达32人。而郭玫本人也成为了“中药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和“中药化学与中药分析”省级教学团队的负责人。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中药成分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SCI及国家级论文90余篇。培养青年骨干教师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先后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奖2次,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级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

行业里她是胸怀大局的新标杆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的讲话,字字珠玑、重若千钧,深深激荡着我的内心,我们中医药人必须担负起这份历史使命。”郭玫如是说。

   几年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带领着学生一边了解中药材种植、质量监管等情况,一边开展课题研究,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先后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加强“一带一路”中医药走出去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进一步促进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等与中医药发展相关的建议22项,积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教师,郭玫一直以满腔热情恪守教师岗位 ,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中医药高等教育这条光荣的战线上不懈奋斗,培养了大量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她经常在课堂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履职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为了中医药发展默默耕耘的前辈和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乡村医生,引导他们更加热爱医药事业。“努力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这是郭玫常向学生们灌输的理念,并以此为题向学生们讲述一些基层全国人大代表成长的故事,教育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努力成长为有专业知识、有理想信念的人,不断开拓自己精彩的人生,为我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代表中她是履职尽责的好典范

  多年来,郭玫致力于西北地区中藏药物质基础研究,在担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这几年春节一过,郭玫就会早早回到冷清的办公室,为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做准备,完善意见建议、核实相关数据资料,她先后向全国人大提出的与中医药相关的8项建议,对推动甘肃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国两会,郭玫提出的支持甘肃省生物制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国家药监局的积极回复和办理。

  这些高质量建议的提出离不开闭会期间扎实的履职经历。郭玫在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中都非常注重对相关素材的搜集,时刻关注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履职路上,她从不懈怠。仅2021年,郭玫就参加了20多次代表履职活动,内容涉及教育、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

  履职人大代表后她变得格外忙碌,也收获颇多:“参加代表履职活动,不仅能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还增强了履职的信心,对于代表该为人民做些什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过去一年,郭玫围绕甘肃中医药发展情况开展了几次基层调研活动,跑遍了陇南几个县区的乡镇医院,看到许多病人通过针灸、艾灸、理疗等方式治疗风湿疼痛,极大地缓解了病痛。郭玫打心底里高兴,也更加坚定了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信心。

  长风已起,破浪有时。乘着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的东风,郭玫更加坚信,千里陇原大地将会不断迎来“杏林春暖”。来源:甘肃妇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