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出现后,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迅速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总策略不动摇,充分认识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升级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措施,织密筑牢疫情防线。
紧急部署 周密安排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民政部办公厅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地区及发生感染养老机构防控指南》(第五版)防控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城关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等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辖区养老机构封闭值守的相关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城关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总结以往疫情防控工作经验,指导各养老服务机构及时更新《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方案》,精准把握防控要点,细化优化防控措施。自7月8日起,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封闭管理,暂停外来人员入院的一切服务行为或活动,停止家属进院探视,严格执行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只出不进制度,并备齐备足必要防疫与生活物资。在大门外设立物资、污物垃圾处置无接触交接区。各养老服务机构反应迅速,立即安排部署,制定封闭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定时健康监测、全面消毒通风、分餐送餐、24小时值班等制度。并积极做好在院老人和家属的解释沟通工作。
协调各方 共抗疫情
为聚集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及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工作。城关区民政局协调区卫生健康局、街道和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各项措施,统筹安排防控物资,保障养老机构防控物资的供应,把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作为重点进行保障。及时为养老机构发放口罩、消毒泡腾片、消毒液、手套、防护服、酒精等防疫消杀物资,帮助协调养老机构解决生活物资供应及配送渠道,有力保障了养老机构正常运转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积极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安排医护上门为老人进行核酸检测,机构内每天自测抗原,确保疫情期间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协调佛慈大药房、区商务局解决养老机构中医药和物资配送困难,对接供应商打通不接触配送渠道。区慈善协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榆中王姓两兄弟为养老机构捐赠蔬菜2000斤,爱心人士捐赠辣椒、茄子、龙豆等时令蔬菜近6000斤;城关区政协委员马小强个人出资奉献爱心,为养老机构捐赠120袋米、面。
包干负责 督查检查
为确保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按照甘肃省民政厅要求,7月15日城关区民政局召开专题会议,抽调干部包抓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由区虚拟养老院和部分民政局机关干部每人包干1个养老机构,指导监督养老机构做好封闭管理、物资保供、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等工作,要求包抓干部至少每2天通过电话和视频连线方式,督查一次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掌握各养老机构的人员(包括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健康情况和人员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督导各养老机构严格禁止人员出入;协调处理各养老机构存在的实际困难;切实提高养老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
担当责任 贴心守护
针对封闭管理期间老人出现的心情焦虑、心理失衡等情况,各养老机构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暖心抚慰活动,培植康养文化氛围。除精心制作营养配餐外,各养老服务机构还增加了时令新鲜水果,提供专门熬制的绿豆汤,为老人调理身心。通过视频与家人“云上见面”,组织开展健身操等休闲活动,引导老人积极锻炼,提高免疫力。“加油兰州,祖国在你身后……”,一阵歌声传来,是养老机构内的工作人员组织老人学唱抗疫歌曲、做手指音乐律动,帮老人舒缓情绪、愉悦身心。各养老机构还开展手工制作、呵护盆栽等活动。封控期间,这些活动深受老人欢迎,既能展示才艺、陶冶情操,还能互帮互助,有利于老人树立乐观自信、友爱互助的精神风貌。
目前,全区运营的11家养老机构共有在院老人320人,在岗工作人员191人,都能在机构内享一份安宁与舒心。下一步,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检查,加强人力物力保障。确保各养老机构封闭式管理,不断完善各项防控措施,规范防疫工作操作流程,加强老年人的心理疏导,进一步把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特殊时期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