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一轮疫情袭来时,忙碌的城市再次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兰州市儿童福利院这个特殊的“阵地”也再次吹响了疫情防控的号角,实行“不进不出”的硬封闭管理。作为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孤弃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牵动着社会关切的目光。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疫情中坚守初心,在防控中践行使命,全力以赴投入新一轮的疫情“阻击战”。
在守护孤弃儿童这个不一样的战场上,兰州市儿童福利院涌现出一批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逆行者”。他们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机会、舍小家顾大家,24小时值守在岗封闭在院,默默守护着院内孩子们的健康和平安;他们与孩子同吃同住,时刻把儿童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用责任和担当为孤弃儿童撑起健康安全防护网,用陪伴与关爱助孩子们渡过难关;他们一群人一条心,共抗疫情,互相鼓励,永不言弃,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当初许下的“疫情不走,我们不退”的豪迈誓言,谱写了平凡人的伟大,用坚守和付出书写儿童福利领域抗疫“零感染”的民政答卷。
“疫”无反顾,共克时艰
7月8日清晨,从接到全院封闭管理通知那一刻起,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共有77医疗护理、康复教育、供给保障、行政后勤人员主动报名请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坚守这份初心,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党员干部职工,来不及准备好一家老小必需的生活物资,甚至还来不及跟家人好好交待,他们克服家庭困难,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一样迅速到岗,来到最需要他们的孤弃儿童身边。特教老师小杨,把刚满9个月的小女儿托付给婆婆照顾,毅然回到教学岗位上,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90后心理老师小冯,放弃自己的假期,积极踊跃报名第一批轮值,回到院里守护在孩子身边……
在院领导的统筹安排下,全体在院职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全院实行分区管控,固定活动区域,明确行走路线,确保一线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不接触。院内所需后勤物资实行定点采购,由商家送货到院门口,工作人员对物资进行消毒静置30分钟后再将其运到院内。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进行送饭、消杀、垃圾清运、物资运输等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和物品交叉。大家各司其职、落实有序,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筑起了生命防护的“铜墙铁壁”,每个人内心的火热与坚定也成为了孩子们最可靠的港湾。
齐心守护,共同抗疫
“零风险、零差错、零感染”是每名儿福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孩子们许下的战疫承诺。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秉持着科学严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作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严格防护流程、划分管控区域、精细照顾儿童、精准排查监测、关注儿童心理……把疫情防控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抓实抓细抓到位,为儿童的生命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分批轮值意味着每一批工作人员数量减少,工作却多于以往。疫情期间,婴幼部护理员们除了保障正常的护理工作,还要承担环境消杀、体温测量、康复教育、安抚儿童情绪等工作;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康复部工作人员化身“大白”为全院孩子职工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儿童食堂里炊事员们绞尽脑汁用有限的食材为孩子们做好营养丰富的每一餐,尽量做到每顿饭菜不重样;后勤保障处想尽办法为孩子们配备生活用品,保障孩子们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行政人员在工作之余也加入到后勤保障组,积极到儿童食堂和职工食堂帮厨,用行动确保后勤保障安全、稳定、有序。这些奋战在一线的护理员们和后方保障力量,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共同构筑了疫情防控堡垒。
从华灯初上到晨曦微露,休息时间少了,工作强度大了,但没有人喊累、喊苦,工作依然井井有序、温暖有爱。时光如常,肩负使命;岁月静好,坚守阵地!就是这样一群阳光、可爱、敬业,舍小家为大家的儿福人,有担当尽使命,在儿童福利院这方小小的天地里,用实际行动,让“幸福感”弥漫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封闭时光,“疫”常温暖
为预防长时间封闭管理职工儿童易出现心理疾患,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查房”活动,及时对初现端倪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外。同时,为调节舒缓儿童情绪,护理人员积极组织儿童做手工、学画画、拼积木,唱歌、跳舞、玩游戏……用尽心思丰富孩子们的疫情期间的封闭生活,缓解他们的不适情绪;为保障机构内上学儿童学习教育的连续性,青少部开辟“晚8点辅导课堂”,由辅导员老师对孩子们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科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保障孩子们放假不停学、学习不掉队;为缓解孩子们封闭生活的疲惫感,积极组织户外体育运动,并根据孩子需求组织跑步、跳绳等增强体能活动,以及儿童游戏、观看喜剧电影、收听心理大讲堂、编排手势舞、创作手抄报等文娱活动。全院干部职工“用心、用情、用爱”服务儿童,让孩子们封闭期间有欢声有笑语、有保障、有安全。
战“疫”路上,我们砥砺前行。作为守护孤残儿童的“爸爸”“妈妈”们,儿福人肩负着抗击疫情、守护儿童生命健康的重大责任,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将进一步在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拉满弓”责任上“落到点”,让防控工作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时刻筑牢疫情防控壁垒,同心抗疫,共扫疫情阴霾,全力守护孤弃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