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塔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书写的壮丽史诗。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目前,长征沿线存留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它们见证长征历史、展现长征文化、承载长征精神。通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合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对于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党中央作出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地,是红军长征过程中重要战斗的发生地,是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地,是各路红军长征部队到达最全、活动时间较长、行经地域较广的省份。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在甘肃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存,全省现有红军长征旧址136处。
2019年10月,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专家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多轮修改,历时一年多,编制完成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规划》于2021年12月印发。
立足全省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甘肃构建了“一线、两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打造4类主体功能区,实施6大重点工程,逐步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成为陇原大地上弘扬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保护带、展示带、富民带,成为新时代构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文明的亮丽名片。
按照总体空间布局及4类主体功能区、6大重点工程建设要求,甘肃每年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逐项推动落实。如今,甘肃已形成以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为支撑,分层次多元化的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展示体系,开展了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等工作。
建有会宁红军会师核心展示园、南梁革命根据地核心展示园等5个国家级核心展示园,两当红色革命核心展示园、泾川四坡村(红军村)核心展示园等4个省级核心展示园。
选取资源较为密集、交通条件便利、历史价值较高的区段划定了3条集中展示带:迭部通渭集中展示带、合水华池集中展示带、岷县会宁西吉集中展示带。
茨日那毛泽东旧居、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等16处特色展示点更是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增光添彩。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启动以来,甘肃共谋划实施了包括本体保护、展示利用、研究发掘、基础设施等在内的60余个项目,投资金额近5亿元。出台了《甘肃省长城、长征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安排经费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予以支持,近三年累计支持省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25个。
为不断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向纵深发展,近几年甘肃广开门路聚才、不拘一格用才,巧思善用“部校共建”模式,在西北师范大学设立了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举办、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论坛、文化活动、研究项目,成果喜人、成效显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一部百折不挠、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的建设,让长征精神的光芒愈发闪亮,将以一串串生动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时代长征不同寻常的力量,厚积一代又一代人阔步新的长征的底气。 来源 :甘肃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