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汉简(肆)》后期整理及审稿定稿会于4月28日至29日在甘肃兰州举行。本次会议由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西书局联合主办,兰州城市学院承办。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简帛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学术机构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悬泉汉简是西北简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甘肃悬泉置遗址,总数约18000余枚,简牍纪年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至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内容涉及这二百多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社会以及边地风情、日常生活等。其中保存了大量的邮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资料,是两汉丝绸之路的实时档案和原始记录,意义重大。悬泉汉简拟分八辑陆续出版,每辑收录简牍约2300枚,包括简牍的彩色图版、红外线图版、释文以及简牍形制尺寸表。
《悬泉汉简》前三辑分别于2019年11月、2020年12月、2023年5月由中西书局出版,并先后在甘肃兰州、敦煌举行了成果发布会,社会反响热烈,推动了西北汉简及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化。其中,《悬泉汉简(壹)》获评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图书一等奖。
《悬泉汉简(壹、贰、叁)》
2024年4月中旬,《悬泉汉简(肆)》整理出版的各项前期工作,包括释文校订、编辑排版等已基本完成,此次审稿定稿会主要就相关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切磋交流,不仅解决了部分字词的释读问题,还提出了新的简牍缀合意见。《悬泉汉简(肆)》计划于今年9月正式出版。
来源 :中西书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