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甘肃省平凉市各景区景点万物复青、桃花盛开、山清水秀,人们以赏花踏青、养生休闲和自驾探亲祭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持续不断。据统计,平凉市清明节小长假接待游客33.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和22.8%,实现了假日“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全市文化旅游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文化+旅游”产品成为新亮点。人们在祭祖、探亲同时到各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踏青春游、休闲度假,崆峒山大景区、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关山景区、龙泉寺、柳湖公园等景区游人如织;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泾川吴焕先烈士陵园、崇信保至善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迎来了大批团队游客和中小学生等开展革命英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崆峒区海寨沟,泾川县锦绣凤凰、白家村,华亭县大南峪,灵台县水泉村等乡村旅游特色景区景点以及城区近郊村镇吸引了大批游客踏青赏花、品农家美食、体验乡村劳作、采摘时鲜果蔬,游客体验生态,回归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是自驾出游已成为常态。伴随着清明小长假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优惠政策,极大助推了自驾游热度,吸引了来自陕、甘、宁等周边地区为主流的中短程游客到平凉踏青赏花、观光旅游,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关山景区、龙泉寺景区等山花烂漫、桃花盛开、景色怡人,吸引了众多游人登山观光,欣赏美景。游客不时用相机、手机拍照留念,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与家人和朋友一同分享美好的春光。
三是精准营销拓展周边市场。今年以来,平凉市强化精准宣传营销,进一步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在甘陕两省签订《文化和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携手着力打造陕甘大旅游圈的背景下,平凉市放眼国内市场、强强联手,与陕旅集团签订了《崆峒山大景区项目投资合作协议》。“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登上《长恨歌》大平台,崆峒武术不仅在华清池进行了展演,同时在西安各大网红自媒体平台上进行了抖音传播,进一步提升了崆峒山大景区和崆峒武术的知名度。各县(市、区)组团参加了2019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会上“问道崆峒·养生平凉”自驾游旅游线路受到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推荐。平凉市泾川县凤凰村获“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并在全媒体发布等等,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和展示,大力宣传推介了平凉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有力提升了“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清明假日旅游消费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四是文明出游成为新时尚。按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的要求,各文旅企业积极行动,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做文明旅游的实践者、传播者。通过温馨提示、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及时提醒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景区游客从自身做起传播文明,自觉做到遵守秩序不插队拥挤、赏花拍照不乱折乱扔、爱护环境不乱图乱画,文明旅游,文明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各星级宾馆(饭店)按照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的要求,规范服务礼仪,加强餐饮卫生,提高客房入住率,为游客提供满意、舒心、安全的食宿服务。
五是旅游市场井然有序。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节前组建专项检查组赴各县(市、区)对旅游安全、景区防火和文化市场秩序进行了全面检查,有效督促了安全责任落实,排查了安全隐患,提升了文化旅游市场管理秩序。同时,平凉市文游局还成立了假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电话,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相关责任,随时协调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和投诉问题,确保了假日旅游的顺畅运行,实现了清明假日文化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无旅游安全事故、游客投诉发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